人都走错路的重庆,被自动驾驶整明白了
千呼万唤始出来。
上周末,长城老大 AKA 保定车神魏建军开着魏牌蓝山杀进重庆,连人看了都迷糊的地下迷宫,长城智驾竟然还能一个隧道转两个 90°直角弯。
我:???
啥时候长城智驾这么牛了,下半年不仅要开进保定、成都,还要进军深圳、重庆,这是要跟华为掰手腕。这期,咱们边看直播边解剖长城智驾的飞升逻辑。
长城智驾的逻辑是什么?判别自动驾驶水平有一个黄金三角——算法、数据、算力。
算法就代表智商,这次长城智驾直播里最大的亮点,就是像人。
算法上,长城有 SEE 端到端智驾大模型加持,相当于把感知、决策、规控等模块化环节全链路整合。
长城采用的是「全链路」「一体化」的端到端。
端到端分四个层级,分段式架构端到端、端到端感知是前半场,模块化端到端、完全端到端的后半场。
模块化端到端的好处是有部分人工规则保证安全,但信息输入有损失。完全端到端进化得更彻底,但 AI 存在不可解释性,安全兜底有风险。
长城 SEE 端到端取长补短,把感知、决策、归控一体化整合,保证信息无损传递,同时又保留了人工规则定义的感知结构,保证驾驶安全。
第二个是数据,数据相当于题库,数据越多、刷题越多题,更容易拿分。
长城的题库来源于长城用户回传数据和专业数采数据。目前长城累计真实用户驾驶里程超过 2 亿公里,已经生成了 20PBs 有效数据。
第三个核心就是算力,大脑容量越大也会越聪明。
算力,分车端和云端。车端就是智驾芯片,蓝山基于算力 254TOPS 的 Orin-X 平台就做到了端到端。云端算力则代表着能训练的数据量大小有多大。
以前我们测试很多车,一进匝道就失灵、一提变道,能力就为零。但长城没有,这是因为长城把算力天花板拉高了。
长城的九州超算中心总算力规模达 1.64EFLOPS,算是国内车企的第一梯队。
正如魏建军在直播里提到汽车产业是马拉松,做电动化、智能化,都要有敬畏心,这可能才是长城智能化进展迅速的秘诀。
0
分享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相关推荐
-
百度ANP,征服城市道路
3年前
-
-
-
威马 W6 晋级泊车专家
3年前
-
-
参与评论
请您注册或者登录汽车之心社区账号即可发表回复
去登录
相关评论(共0条)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