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

获取验证码

注册、登录代表你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取消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

自动驾驶时代,该重新定义出行平台的价值了

赵悦鹏 2023-06-28 14:30:00 7727

  出行行业又完成了一笔新的融资。


6 月 21 日,如祺出行宣布完成 8.42 亿元 B 轮融资,这是 2023 年国内出行行业达成的首笔融资。


完成本轮融资后,如祺出行将进一步构建全开放的自动驾驶运营科技体,加速推动可商业化的自动驾驶产品落地应用。


同一天,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将启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支持有条件的 L3 级别自动驾驶及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商业化应用。


「我们已经启动了这项工作,地方也在积极响应。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智能化水平的产品跑在路上。」辛国斌补充表示。


工信部的这一表态,意味着自动驾驶的商业化,或将全面提速。甚至还有声音认为,以 L3 和 Robotaxi 为代表的高级别自动驾驶应用,将成为汽车行业新的增长风口。


两则重磅消息的叠加,再次将 Robotaxi 推向了台前。


01

盘活 Robotaxi 下半场,

出行平台的产业价值需要被重新定义


Robotaxi 行至下半场,自动驾驶的商业化不再是单一要素的竞争,而是综合实力的较量。


从这个角度看,出行平台的产业价值,该被重新定义了。


出行平台拥有天然的流量入口、海量用户出行数据、丰富的运营经验、高效的运营系统等独特优势。这种运营能力是 Robotaxi 跑通商业闭环的必要条件。


基于 Robotaxi 车队产生的海量数据,出行平台可以进一步提升在数据采集、标注、管理和模型训练、仿真场景、高精地图等自动驾驶数据解决方案各环节的技术能力,反哺车企进行自动驾驶系统的研发和迭代,从而全面推进 Robotaxi 的前装量产和商业化落地。


「在自动驾驶出行产业链中,出行平台会成为直接、持续服务 C 端用户的核心环节。可以说,Robotaxi 要真正成为一项服务,必须通过出行平台进行运营。」如祺出行 COO 韩锋一语道破出行平台的核心价值。


从终局思维来看,商业化能力是 Robotaxi 的核心目标,而运营能力又决定着商业化效率和盈利能力。


这是因为,Robotaxi 是典型的双边平台经济模型:


  • 没有足够多的自动驾驶车辆,用户打车需要等待的时间过长,平台难以吸引足够多的打车用户。

  • 没有足够多的用户打车,那部署大量自动驾驶车辆的成本高企,会造成资源浪费。


因此,为了保证 Robotaxi 的服务和用户的使用体验,Robotaxi 服务提供商就要投放一定密度的自动驾驶车辆。


而一个拥有庞大用户基础的出行平台,可以解决这部分难题——网约车与 Robotaxi 的组合叫车方式能有效解决「双边经济模型」带来的问题。


自 2021 年年底起,广汽旗下出行科技与服务公司如祺出行就开始打造全开放的自动驾驶运营科技体系


这一体系由 Robotaxi 运营科技平台、运营监管平台和车辆管理系统等组成,并与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广汽研究院等多家自动驾驶公司完成系统和数据对接。


2022 年 10 月,如祺出行在广州南沙开启有人驾驶车辆与自动驾驶 Robotaxi 混合运营,开始向平台注册用户提供 Robotaxi 服务。

如祺出行已获批在广州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资格

2023 年 4 月,如祺出行获批在广州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资格,如祺自有 Robotaxi 车队正式上线服务。

如祺出行采用广汽 Aion LX Plus打造的自有 Robotaxi 车队

联合各方力量,打造一个开放的商业自动驾驶出行平台,于行业而言,更大的意义在于「搭建舞台」,吸引更多玩家加入,一起「登台唱戏」。


借助如祺出行平台,广汽、如祺出行与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建立紧密合作,向行业提供了一个可复制推广的「金三角」样本。


  • 车企主要利用丰富的车辆量产经验生产 Robtaxi,把控其安全性和运行的稳定性; 

  • 自动驾驶公司专注于提供 Robotaxi 的自动驾驶软硬件解决方案,并且帮助车企在生产端进行软硬件前装或后装;

  • 出行平台,在海量真实出行数据和成熟出行服务运营经验的基础上,面向 C 端用户提供最直接的 Robotaxi 服务,最终实现商业变现。


这个样本的意义——可以携手更多优秀行业伙伴,降低资金压力,提高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与升级效率,从而获得综合实力的提升。


监管部门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认可金三角模式对推动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积极作用。


去年 11 月,工信部、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关于试点申报条件,文件的说法是:


「由拟申报试点城市主管部门牵头,联合拟申报试点的汽车生产企业、使用主体组成联合体」,同时还强调试点主体需具备监测监管体系、安全保障机制和风险责任承担能力等。


这对车企的出行平台无疑是利好因素,因为在做自动驾驶商业化试点过程中,无论是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还是运营经验积累和合规化程度,它们都具有领先优势。


除此之外,如祺出行也在布局自动驾驶数据解决方案,推进在 AI 感知、高精地图等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能力建设,打造可商业化的自动驾驶产品。


今年以来,如祺出行已获得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和互联网地图服务两个专业的乙级测绘资质。这意味着其能够在许可区域内合规采集数据,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数据标注和场景仿真等相关业务。


目前,如祺出行已与四维图新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围绕在高精度地图、自动驾驶应用、智慧交通三大领域共同拓展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市场。


上述的布局和动作表明,以如祺出行为代表的出行平台,并不甘心只成为一个网约车平台,如何更好挖掘自动驾驶时代的金矿,如祺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向自动驾驶科技公司转型,成为一个可以链接车企、自动驾驶公司、政府资源以及未来出行生态服务商等各方力量的产业生态重要「参与者」和关键「协同者」。


对行业而言,这是效率的提升,也是加速 Robotaxi 商业化进入「良性循环」的关键一步。


02

汽车行业步入微增长阶段,

自动驾驶将成为新增长点


「目前国内 100 多个电动乘用车品牌中真正盈利的只有两三个,未来 90% 以上将会被关停并转(即关闭、停产、合并、转型)。」


在「2023 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给出大胆预测。


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直言,中国汽车产业已经全面告别高增速的黄金时代,预计未来将是「微增长」的发展趋势。「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最终要进入淘汰赛。」


汽车产业从燃油时代的上半场转入了智能电动汽车时代的下半场,车企该如何告别增长焦虑?


在对未来汽车趋势的判断中,曾庆洪着重提到了一点:智能驾驶和人工智能快速迭代,Robotaxi 未来可能出现爆发式增长。


从大环境看,国内外已经有不少车企在推动这一业务的发展。


2022 年 12 月,特斯拉对外透露了其正在研发的全新 Robotaxi 车辆,公开表示意欲进入 Robotaxi 市场。


今年 4 月,小鹏 G9 取得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载客测试牌照,成为业内首款未经硬件改装,即实现 Robotaxi 能力的量产车。


年 6 月初,通用汽车 CEO Mary Barra 在公开场合表示,通用旗下自动驾驶公司 Cruise 存在「巨大的增长机遇」。


到 2030 年,Cruise 每年可以产生 500 亿美元的营收。自今年以来,Cruise 的 Robotaxi 业务还在不断向旧金山以外的城市扩张。


而汽车行业更加主流的做法,则是通过「车企+出行平台+自动驾驶公司」的金三角组合出现在大众视野。


上汽通过整合上汽人工智能实验室、Momenta、享道出行等产业链优势资源,将「出行运营经验」与「自动驾驶技术」结合,构建「智造+AI+运营」的三位一体模式,推动 L4 自动驾驶技术在城市出行场景的应用。


广汽打造了从自主研发、生产到商业化运营全链条的 L4 自动驾驶出行生态。


埃安和如祺出行分别是驱动广汽 L4 自动驾驶出行生态建设的两个独角兽公司。中,埃安负责新能源智能汽车研发与制造,如祺通过全开放的 L4 级自动驾驶运营体系,推动可商业化的自动驾驶产品落地应用。


吉利旗下的曹操出行,其自动驾驶战略是以高阶智能驾驶商业化运营为目标,围绕出行平台构建集车内空间开发、定制车、智能驾驶、车辆服务于一体的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生态。


为了实现前装量产、全栈自研以及商业化的业务场景闭环,曹操出行与吉利汽车达成了战略合作,共建智驾平台。


由一汽、东风、长安组成的 T3 出行,计划到 2026 年末,L4 自动驾驶车辆商业运营达 1000 辆。


T3 出行 CEO 崔大勇表示,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是平台三年小目标的重要一环,T3 致力于打造自动驾驶平台调度运营管理的安卓系统,将推出自动驾驶的「多核模式」,让网约车更快过渡到 3.0 形态的未来出行阶段。


这些出行平台背靠大型车企,通过与自动驾驶公司合作,形成了一种优势互补的金三角关系。


而这种关系,在 Robotaxi 商业化竞争中非常有优势,也是目前探索出的最优解。


在这个大背景下,通过自建出行平台进行自动驾驶运营将成为车企的标配。


「Robotaxi 已成为出行行业非常重要的竞争赛道,出行平台在这一赛道的表现,极有可能会影响其在整个行业在未来的竞争排位。这也是越来越多车企通过出行平台开始积极部署 Robotaxi 业务的重要原因。」如祺出行 COO 韩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03

资本热潮的冷思考:

出行平台不再盲目扩张,更加注重精耕细作


「到 2030 年,中国共享出行的总市场规模将达到 2.25 万亿元,其中,Robotaxi 占比将达到 60%,即 1.3 万亿元,共享出行市场未来会逐步转向无人车出行市场。」


IHS Markit 关于《中国自动驾驶市场与未来出行市场展望》的预测,给了人们足够的想象空间。


而今,从路测到运营,自动驾驶已经从单纯的技术和测试,走向更多城市道路,Robotaxi 也演变成了一项持续的服务。


与此同时,国内出行市场也迎来了一波资本热潮。以如祺出行、享道出行、曹操出行和 T3 出行为代表的出行平台先后拿到了融资。


这个现象背后有两点值得关注。


一是在这轮投资潮中,投资逻辑发生了改变,规模和扩张速度不再是首要衡量标准。


正如如祺出行 CEO 蒋华所言:「大型车企进军出行行业的目标,是掌握市场对未来汽车和出行的需求。在战略取舍上,将精耕细作看得远比盲目追求规模和扩张速度更重要。」


事实上,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具备区域优势的出行平台在近几年逐渐崛起。


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的如祺出行以及深耕武汉、重庆的 T3 出行,都是区域性平台的代表,结合车企所辐射的区域资源优势,绕过大肆烧钱扩张的路线,有效实现了成本的优化与服务生态的搭建。


二是自动驾驶将重塑网约车格局。


尽管网约车已告别寡头时代,但出行的竞争远未结束。


未来,网约车市场数亿级的用户群体将成为 Robotaxi 商业化落地的关键要素。


出行平台的未来也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是保持现在的网约车业务,还是向成长性更高的自动驾驶科技公司转型?


这也是这一轮投资潮中,车企、投资机构纷纷加码出行平台的价值所在。


今年 1 月,广汽重磅发布了 2030「万亿广汽 1578 发展纲要」。其中『5』代表发力 5 大增量,「智能出行商业化运营」赫然在列。


这也是广汽未来着重努力的方向之一。


在广汽看来,如祺出行和埃安被视作是广汽打造 L4 级自动驾驶生态出行的两大抓手。


而如祺出行的作用不可或缺。一方面,如祺出行正在构建全面开放的自动驾驶运营体系;另一方面,如祺也在积极布局自动驾驶数据解决方案。


这两大业务,也是如祺出行协同产业链上下游,加快推动自动驾驶商业化应用落地的基础。


从终局来看,能彻底撬动未来出行的市场格局,是自动驾驶的商业化突破。


出行行业的上半场,我们看到了「网约车补贴大战」的疯狂。


相比之下,出行平台的下半场将面临 Robotaxi 的成本和运营之战,需要更持久的耐心与更扎实的投入。


同时,这也考验着出行平台能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活下来,有没有实力去推动落实 Robotaxi 的商业化运营。


包括广汽、上汽、吉利等大型车企在内,也意识到出行平台对推动自动驾驶业务发展的重要性。他们通过加速旗下出行平台的发展,与自身智能网联汽车制造业务产生协同效应,以加快向智能汽车方向转型,在微增长时代抓住汽车产业下一个重要增长点。


在「金三角」合力之下,Robotaxi 的未来或许会比预期来得更快。


本文为汽车之心原创文章,作者:赵悦鹏,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0

0

分享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相关评论(共0条)

Copyright ©2019-2024 深圳市卡尔之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9151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