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

获取验证码

注册、登录代表你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取消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

集体摊牌了!小鹏要做15万级第二品牌,智驾华为抢第一,吉利要做新能源时代的大众

郑森鸿 2024-03-18 17:32:44 1560

「以前智驾最强的是小鹏汽车,华为来了就是行业公认第一」,余承东又一次公开「踢馆」何小鹏。

在 3 月 16 日电动汽车百人会高层论坛上,欧阳明高、王俊、王传福、安聪慧、李斌、余承东、何小鹏、余承东等同台围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等多个话题,分享了精彩的观点。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各自的分享内容大致分成两个风向标:

一是基于渗透率、技术成熟度、产业链等维度,中国新能源技术将迎来转折点,并见证中国汽车产业从「请进来」到「走出去」的历史性转变

二是以智能化为主体的新质生产力,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下一个赛点。

这也意味着,无论是新造车还是传统车企,今年都面临着战略、决策和组织上的深思和重构,这注定是一场更加残酷的优胜劣汰。

用何小鹏的话来总结就是,过去十年在这个行业里面有想法的、愿意行动的,基本上第十年都会复盘,包括这个月底即将上市的小米汽车。

欧阳明高,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5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成为全球第一,而 2016 年是全球纯电驱动技术转型的标志性年份,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超过 1% 之后,各国开始转型。

另一方面,中国也是汽车智能化领先的国家之一,电动汽车具有智能化的先天优势,燃油车自动驾驶无法跟电动汽车相竞争。

原因不难理解,发动机控制的精确性无法跟电机控制相提并论,反应的时间也无法相提并论,而且从市场表现看,目前也是新能源汽车的自动驾驶普及率大大高于燃油汽车。

王俊,长安汽车总裁

中国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中国的技术解决方案,我们把它总结为中国汽车品牌构建了 2+3 的优势,「2」指的是成本和效率;「3」指的是造型设计新能源和智能化

2023 年,中国汽车市场有 403 款新能源车型在售,平均月销只有 1500 辆,整体盈利能力不强,一百多个乘用车品牌现在真正能够得到盈利的还是寥寥无几,这是可持续发展必须面临的问题。

王传福,比亚迪汽车董事长兼总裁

新能源汽车行业走到今天喜忧参半。

喜的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空间还很大,如果新能源乘用车平均渗透率能从去年的 35% 增长到今年的 45% 的话,相当于今年国内超过有 200 万台的增量,同时出口提速的也会形成较大的增幅。

忧的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行业进入一个惨烈的淘汰赛阶段。

大家都是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变革的起风人。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中,无论是 AI 算力、还是电动汽车,最底层都是对能源的需求,都是能源类型的转换以及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

安聪慧,极氪智能科技 CEO

新能源时代的中国车企,应该在全球输出产品、输出品牌的基础之上,输出技术、输出经验、输出模式。

智能网联汽车代表着更先进的新质生产力,虽然比传统的燃油车少几千个零件,但其实多了起码有十亿行的代码。

两者的关系绝非是简单的替代。燃油时代各家是比产品、比动力、比空间、比堆料;新能源汽车时代是全链路、全体验、全生命周期的体系化竞争,而这种体系化的发展优势最终决定差异化的竞争能力。

基于这样的战略思考,以及纵向垂直整合、横向生态拓展「一纵一横」的全球化协同能力,吉利的使命和目标是成为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大众集团

李斌,蔚来汽车 CEO

未来 8 年会有 1940 多万辆新能源车的电池质保到期。

现在大部分新能源车的质保期是 8 年,开了十几万公里后电池只能保证 70% 的健康度,一旦降到 70% 以下,安全性就会急剧下降,用户使用体验大大受影响,动力电池的老龄化和人口老龄化本质上是一个道理。

这是什么概念?一块 30 度电的插电混动电池,售后服务的成本要 5.8 万元,如果是 40 度电的增程车型要 8.6 万元,如果是纯电的那就更贵了。

电池的使用寿命实际要比整车低很多,就像一辆特斯拉开了 100 万公里,一共需要花了三块电池。

蔚来汽车目前已经提出长寿命电池的研发方向,目标是 15 年的使用周期,电池寿命终止健康度不低于 85%

何小鹏,小鹏汽车 CEO

在未来的 18 个月到更长时间,高等级智能驾驶的拐点会到来。

上一个十年是新能源的十年,下一个十年将是智能化的十年。智能汽车的核心拐点,会像苹果的 iPhone 4 一样会来自于智能化,而不仅仅是造型,而不仅仅是成本,而不仅仅是质量。

今年二季度,小鹏汽车计划实现行业首个大模型上车,将视频流开始转换成汽车能够理解的规划和规则。

比如雪天场景自动驾驶开的方法跟不下雪开的方法是不是一样?同样的道路、同样的日期,但不同的场景完全不一样,以前没有办法把智能化做到如此聪明。

过去智能驾驶没有成为用户购车决策前三是因为价格贵,小鹏汽车计划发布全新品牌,进军 10 ~ 15 万级全球汽车市场,在这个细分市场带来颠覆技术创新,为年轻人提供一台真正的 AI 智驾汽车。

余承东,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董事长

智选车模式四个品牌各有不同进度:

智界 S7 交付难的原因是芯片缺货和工厂搬迁,4 月份开始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享界 S9 目前已经登上工信部新车申报;与江淮合作的车型争取卖到 100 万元;问界的畅销让车 BU 提前一年扭亏为盈。

今年前三个月,智选车已经扭亏为盈了,因为是 30 万车型的客户出货量高,如果车 BU 业务持续亏损的话,这个业务没有办法持续。

很多人问能不能多做一些智选车,华为当下的资源只能做四个样板间,很多车企有自身的强大能力,我们通过这种样板间的能力去给大家做参考。

除了智选车模式,长安深蓝将成为 HI 模式的新成员,包括东风岚图、猛士也可能接近这一种模式

王云鹏,百度集团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裁

现阶段百度 Apollo 的运营车都没有安全员,总单量也超过了 500 万单,用户和市场还是检验技术的唯一标准。

经过几年的奋斗,电动车在中国蓬勃发展,让电动车是炸弹成为一个笑话,无人驾驶也会像今天的电动车一样,成为中国科技创新史上的一个骄傲。

百度真诚的邀请王传福董事长能够亲身体验萝卜快跑无人车,相信当他在早晚高峰穿过闹市,跨过长江大桥的时候,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余凯,地平线创始人兼 CEO

每一代计算平台的演进都会发现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比如说个人电脑时代,老百姓、用户对个人电脑的计算需求,虽然他不能告诉你他的真实需求准确描述是什么,但是他对性能的需求,我们可以认为随着时间的变化他的需求是不变的一个衡量。

今天随着个人电脑的计算随着时间他的性能不断提升,到现在 90 年代个人电脑的计算性能是不能满足我们对它的性能需求的,所以我们那时候 286、386、586 不断迭代,今天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都想不到要换电脑的理由,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个人手机。

当性能已经超越了用户对它的需求的时候,通常会走向软件跟硬件的解耦。

比如说微软的 Windows 也开始支持 ARM 的芯片,比如 Servers 已经开始支持ARM,同样苹果的 macOS 跟 Power PC 的结合,macOS 也能支持 X86 的芯片,所以我们看到,当性能已经超过需求的时候,这个时候软硬结合已经不那么重要。

做好操作系统一定要有杀手级的应用。在车载操作系统里面杀手级的应用就两个:一个是智能驾驶,一个是大模型,大模型带来的全方位人机交互的智能化。

从地平线角度来讲,从芯片到操作系统,也会在杀手级的应用,就是高阶自动驾驶。

2024 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突破 40%

2023 年,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来到了 35.7%。

业内人士普遍预测,2024 年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会突破 40%。

数据的背后,意味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历经十余年的进取之路,这一细分市场正在「化曲为直」。

眼下,驶入直道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明显带上了更多的确定性。

一是竞争激烈的价格战将会加速淘汰圈;其次面对增量有限的细分市场,越来越多的车企尝试出海开拓新市场;最后打好智能化这场硬仗。

进入新赛段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决定着这场全球化较量的输赢。


本文为汽车之心原创文章,作者:郑森鸿,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0

0

分享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相关评论(共0条)

Copyright ©2019-2025 深圳市卡尔之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9151757号